沖和斋

咬文嚼字

在火星文、网络用语满天飞的年代,咬文嚼字是一种强迫症!

高晓松说,这是一个粗鄙无文的社会,词汇量本已匮乏,仅有的这些中还有很多误用,是挺可悲的。

但是谁在乎呢?除了某些强迫症!

选几个网络中最常用的词语,咬文嚼字一下

####“登陆”还是“登录”

辞海解释
登陆–渡过海洋或者江河登上陆地。特质作战部队由水面登上敌方的陆地。

互联网早期1.0时代,人们管上网叫网上冲浪,那么登上某个网站叫登陆网站,貌似还是有些道理的。但是Web1.0 时代网页只能浏览,是无法互动的,所以那时候不需要注册账号和密码,登陆仅指上到这个网站。

登录–登记、记录。

Log in 在台湾地区为翻译为“登入” 还是比较准确的,从英文本意看来Log in 本身就有登记、记录的意思,所以使用登录是相对准确的,即输入账号和密码,进行数据录入和核对。

目前绝大部分网站的登录界面都使用的“登录” , 新浪曾经转过一篇北京晚报的文章,文中作者认为“登陆”才是正确的用法 http://tech.sina.com.cn/i/2007-05-01/15331493962.shtml 但新浪本身还是使用的“登录”

####“账号”还是“帐号”
贝壳曾为古代流体货币,所以贝字旁的字多与钱有关,所以与经济活动相关的要使用“账”,比如账单、算账、账本等。

巾则指纺织品,所以与之相关的用“帐”,比如蚊帐、帷帐、帐篷等。

由于古人常把账目记录在布帛上保存,所以日常的账目称为“帐”,后来为了与帷帐分开,才令造出了“账”,单指与钱财相关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“帐”与“账”是相同的。

网络中的“账号”是从跟钱有关的“账号”中引申而来,所以准确的写法肯定是“账号”,但由于古代“帐”可以通“账”,所以帐号也不能算错。

以上两个都可以的说法只适用于2001年之前。2001年底,教育部和国家语委颁布《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》,明确“账”与“帐”的分工,要求使用“账户”的规范用法。在经国家语委等修改而成的《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》中明确表示,“欠帐”、“帐簿”是错用。

####“稍后”“请稍候”

首先,没有“请稍后”这个词,在语法上根本不通。

稍后–时间/方位名称,表示略微靠后的时间、空间,相当于英语中的later, a moment

稍候–动词,表示稍微等待一下,相当于英语中的 wait a moment

请xx,开头的都是祈使句,后面要加谓语,所以只能说请稍候,而请稍后是错误用法

比如:精彩节目稍后继续 ,请稍候……

ps:此外写于2014年